2024上半年,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推动下,专利的创新与转化呈现出一种蓬勃的发展势头。这不禁让人思考,知识产权的春天是否真的已经来临?在这里给大家做一个分析。
先说结论:春天尚未完全到来。
从上半年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的数据变化中可以看出,整体呈正增长趋势。以上半年专利授权率为例,今年上半年发明专利的授权率(授权/审结)为57.3%,基本上是过去8年的最高点,这样的数字无疑是令人瞩目的。专利申请授权量的不断上升,意味着代理人的案件量也将逐步提高。
事实上,自2008年国务院发布《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以来,各个政府部门都加大了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视力度,并不断出台各种政策来推动和促进知识产权保护。这些政策包括高薪奖励、职称评定、高考加分、罪犯减刑、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提升认证等多个方面。在这种大环境的驱动下,国内企业纷纷投入巨资进行专利创造,导致我国专利数量近年来迅猛增长,2017年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国,至今为止,我国在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上仍稳居世界首位。然而,专利数量的增加与专利质量并不平衡,不能完全代表一个国家在知识产权领域的综合实力,要衡量一个国家的知识产权事业是否强盛,我们还需要关注专利交易的情况。
专利交易体现专利价值
没有交易就没有专利的实际价值。当一个专利权人成功拥有了一个强大的专利时,他们便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其他人在该专利技术基础上的生产、制造和销售。然而,专利的价值并不仅仅体现在其法律地位上,更在于其能否在实际应用中发挥效用,创造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因此,观察专利交易情况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因为它能够**反映专利的“生命力”和其潜在价值。**只有当专利能够在市场上得到交易,实现其价值时,才能说这项专利是成功的。
在许多专利侵权行为发生之后,由于专利权的排他性,其他企业必须通过支付许可费来获得使用这些技术的权利。此时交易作为连接专利供需双方的桥梁,是实现专利价值转化的重要手段。例如,高通公司在专利许可费用方面获得了巨大的收益;而朗科通过U盘专利赚取了丰厚的专利许可费;又比如自拍杆,尽管经历了多次无效诉讼,却依旧保持了稳定的价值。但在现实中,许多优秀的专利因为缺乏有效的交易平台或交易机制,而被束之高阁,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价值。这不仅是对专利资源的极大浪费,也阻碍了技术创新的步伐。因此,建立健全的专利交易体系,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交易效率,成为当前知识产权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高价值专利的迫切需求
近十年来,随着知识产权运营体系的逐步建立,**我们采用了1+2+n的模式来推动知识产权的运营。**即1个总运营平台加2个中心平台和n个专业运营平台,以推动知识产权运营工作的开展。在北京成立的国家级知识产权总运营平台以及其他地方建立的地方运营平台,都得到了国家和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为其提供了巨大的补贴和优惠政策,使相关知识产权移转工作迈上新的台阶。然而,这其中涉及的真正转移,并非像高通或朗科这样的巨头所做的那种转移,更多的是围绕旧项目、建立新项目等活动展开。真正的专利转移意味着拥有一个能够排除他人使用某项技术的专利权,因此,大多数的转移都仅仅是表面上的努力,并没有实质性的进展,虽然专利数量在不断攀升,但真正具备保护价值的专利却寥寥无几。
低价竞争成常态
这背后有一个现实问题:发明人花费极低的专利费用去追求一个好的专利,即便代理人的技术水平再高,也不会使其成为一个具有价值的专利。我在授课过程中常常强调的一个观点是,如果你的专利价值100个鸡蛋,但你只愿意花2000元请代理人撰写专利,等到成果出来后,可能只值10个鸡蛋,甚至更低。仅凭一个证书而没有实际价值,这样的专利就失去了意义。一般而言,一个价值10个鸡蛋的专利,完成所有流程后至少应该是10个甚至100个鸡蛋。但在实际情况中,由于发明人不愿意支付代理费,结果只能获得一个低水平的专利。
目前,无论是一线城市还是其他城市,专利费用多年未见上涨。而且,随着机构的增加,代理之间的竞争变得异常激烈。在这种情况下,低价竞争成为了常态。发明人们经常会收到一些承诺“不过全退款”的信息,这背后的深层逻辑是什么?具体可以参考我之前写过的文章《“卷”代理费背后的逻辑》。因此,改善代理行业的竞争环境,是提升专利质量的重要途径之一。
总结
综上所述,专利申请授权量的提升并非直观反映出专利质量的提升。虽然专利管理部门已经出台相关政策,禁止一部分人通过购买专利进行职称评定和高薪认证,并且不断提高专利与技术领域的契合度要求,相关的考核也在日益严格。但我们仍然期待,专利管理部门落实提升专利质量,只有有质量的专利才能有好的运营,才能推动国家知识产权事业的持续繁荣发展。
大环境终归日益趋好,知产人要调整好心态,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知识产权的春天终将不远矣。
当时写的春天,没想到等来的是寒冬,期望他是黎明前的黑暗吧。